11月4日下午13:30-15:00, Phonetica (SCI、SSCI🧔、AHCI同時檢索) 雜誌主編🔕、國際言語通訊協會(ISCA)傑出演講人(2014-2015)、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MARCS研究所心理語言學講席教授、二語習得PAM模型創始人Catherine Best 教授來訪我院,並做了“Cross-language speech perception: Late versus early second-language bilinguals” 專題講座,講座由丁紅衛教授主持。出席講座的有我院講席教授Jonathan Locke Hart、特別研究員徐政、副教授吳詩玉、楊小虎、汪玉霞等青年教師,以及我院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此次講座還吸引了來自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訊飛上海辦事處等眾多師生參加💪🏼。
報告中,Best教授提出聽力技能在二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並說明語音變體與音系感知的相互關系。Best教授綜合語音實例向大家講解了其著名的“感知同化模型(Perceptual Assimilation Model)”在母語和二語習得中的應用,並對其理論的最新進展做了介紹👀,即詞匯模型(Vocab Model, Extension of PAM-L2),指出感知與詞匯的關聯,二語詞匯量對二語語音習得的影響。Best教授報告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講解生動。在討論互動環節,意昂師生十分踴躍📬,紛紛就PAM模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Best教授耐心傾聽👩🏻🚀、悉心解答🎮,現場氣氛非常活躍⛺️。我院教師提出的極具洞察力的問題,以及深刻有力的見解得到了Best教授的高度贊賞✊🏿。此次報告受到了全體師生的一致歡迎與好評。
報告後🙅🏼♀️,Best 教授饒有興趣地參觀了我院語言認知實驗室,並與在場的師生合影留念🤦🏿♀️。
我院語言認知實驗室占地近80平方米,配有Eyelink 2000眼動儀、 NeuroScan 64導事件相關電位系統🍊、隔音電磁屏蔽室、高配置電腦🤾、專業聲卡、話筒、耳機、調音臺以及各類專業軟件。除此之外🪫,我院目前也正在籌建專業錄音室,來進一步拓展語音科技研究👩🏻🚒。意昂先進的硬件設施給Best 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實驗室參觀完畢🥥,大家還余興未盡,進一步展開了專業研討🫷🏼,討論氣氛熱烈而活躍。
我院在語言認知研究方面不僅擁有一支積極創新💎、銳意進取的科研團隊,而且配有先進的設施設備。Best教授現主要從事二語習得,以及兒童言語障礙方面的研究,與我院語言認知的研究重點相契合🫠。Best教授亦表示🔯,希望我們雙方能以此次訪問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今後的合作研究,以及學生互換等國際合作項目🐮。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