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創意寫作、文化與文學翻譯工作坊”成功召開
Workshop on “Shakespeare, Creative Writing, Cultural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Held Successfully
2017年4月12日下午✡️,意昂体育214會議室裏召開了一場由本院部分師生共同參與討論的特色工作坊:“莎士比亞、創意寫作、文化與文學翻譯”。本次工作坊由我院特聘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Jonathan Locke Hart發起並組織🧛♀️,由我院創意寫作、文學翻譯與文化中心承辦⛈,中心副主任林玉珍老師主持↘️,本院魏嘯飛教授作主題發言,二十多名文學、翻譯及語言學方向的碩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大家就“莎士比亞、創意寫作🐛、文化與文學翻譯”這個論題展開了自由而熱烈的討論。
在與會人員分別進行了簡短的自我介紹之後🤨,首先魏嘯飛教授以《儒家學說與莎士比亞》為題拉開了工作坊的正式序幕👨🏿。魏教授的講話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涉及“儒家思想的中心概念”🥞、“禮”、“原罪”、“十誡”、“哈姆雷特的理性”等內容,為大家全方位辨析了他自己對東西方重要哲學概念的理解。
第二位發言人林玉珍副教授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逐條例舉了“小說翻譯的重要註意事項”。她用具體的中英文互譯實例為大家展示了小說翻譯中,譯者在人物語言、人物形象、人物思想、修辭手段👨🏽🚒,及風格特色方面可能會遭遇的一些“攔路虎”及相關應對策略😏🧔🏼。
第三位發言人是來自劍橋大學、在我院攻讀博士後的David Porter博士,他以《反彼特拉克主義的彼特拉克:彼特拉克倒數第二首十四行詩的拉丁文譯本》為題🪶,為大家詳細分析了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詩作的意大利文原文及其英譯本、拉丁譯本及其英譯本,分析圍繞原文及各譯本的選詞🤹🏿♂️、風格及格律模式展開,認為譯文某些選詞與原文意思有出入🫅🏻,部分陳述風格也被處理成了對話風格▪️。由於兩個英譯本皆由Porter博士自譯,因而其分析權威可信,其研究方法也可為翻譯專業學生提供一定的借鑒。
第四位發言人是熱愛創意寫作的Michael Ng同學🧘♂️。他介紹了自己創作的英文小說《拯救美人魚》(Mermaid Secured)🧑🏽🚀,以寫作者的視角向大家展現了文學創意寫作的過程與感受。Michael曾在去年的工作坊中介紹了此部小說的第一部分🧛🏻♀️,這次對於後續情節與人物的繼續展開,既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又繼續引發了大家的興趣。
第五場發言由本院博士武尚貢獻。她的發言圍繞《什麽是“翻譯”》(“What Translation Is”)展開,從詞源學的角度分析了英語“translation”、法語“traduire”、加泰羅尼亞語“traduir”、德語“übersetzen”中所共有的“傳遞”意義以及由源語到目的語方向性。之後她又分析了“翻譯”這一概念在阿拉伯語“tarjama”與梵語“anuvad”中所具有的“創造性”傳統不同於諸多歐洲語言。由此提出問題🧜,在現今全球化進程中,作為通用語的英語是否也影響著我們對於“翻譯”這一概念的理解?
工作坊的總結發言人,Jonathan Locke Hart教授用簡短而精煉的語言強調了翻譯的重要性,其認識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贊同📴🍰。
在最後的“自由討論”環節,大家就相關話題提出問題並交流見解,一同討論了“彼特拉克倒數第二首十四行詩的哪個版本最受青睞”、“小說中的雙關如何翻譯”、“‘翻譯’的解構主義理解”、“《毛澤東選集》最佳譯本廣告”🧲、“儒家思想翻譯中的文化缺損部分如何彌補”、“不同文化中的人名如何翻譯”等內容👨🏼🍳,話題緊緊圍繞相關發言展開,拓寬了大家的思路,顯示了各自的獨立思考能力。
我院創意寫作🫷🏿🍆、文學翻譯與文化中心於2016年6月成立🛅,旨在幫助本院師生進行“創意寫作🚋、文化與文學翻譯”等相關方面的實踐與研究🧙♀️,迄今已經舉辦過三次工作坊🧑🏻🚀,未來將按計劃每學期舉辦類似的研究活動,中心期待並歡迎更多師生參與活動👷🏽♂️。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