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馬丁中心)、復旦大學中文系、《當代修辭學》編輯部和上海市語文學會聯合舉辦了“修辭與功能”前沿理論工作坊。來自修辭學和功能語言學研究領域的學者相聚馬丁中心,圍繞語言的“修辭與功能”展開了跨學科🦪、多維視角深度研討。系統功能語言學界的領軍人物胡壯麟教授,被譽為20世紀中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八大家之一的陸儉明教授,漢語研究專家馬真教授蒞臨會議,做了精彩的學術演講;美國猶他大學的毛履鳴教授🤾🏿♀️、河南大學的徐盛桓教授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廖巧雲教授、河南大學的劉辰誕教授、國防科技大學的李戰子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何偉教授、復旦大學的蔣勇教授做了主旨發言。復旦大學祝克懿教授🚴🏽,馬丁中心王振華教授、賴良濤副教授和郇昌鵬副教授分階段主持了會議。來自多所高校的學者和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會議。意昂体育院長胡開寶教授為會議致開幕辭🤘🏻。
圖1 會議合影
圖2 胡壯麟教授發言
圖3 馬真教授主持會議
胡壯麟教授做首場發言,發言主題為“隱喻翻譯的方法與理論”🥸💳。胡教授回溯🐕🦺、總結了隱喻翻譯研究的四個發展階段🛩:萌芽階段、起步階段、翻譯理論👩🏻🎨,以及語篇分析與個性化等四個階段。總結出,隱喻翻譯的傳統方法有直譯法🛠,替換法和意譯法3種。此後👨⚕️,又區分以源語和目標語為導向的不同翻譯法🕷。胡教授指出,近年來*️⃣,英語翻譯研究已提高到以各種理論為導向的隱喻翻譯研究,如修辭學、成分分析法、語篇分析法🦶🏽🥷🏼、語用學👩❤️💋👨、語言文化學,和認知語言學。
圖4 陸儉明教授發言
基於和馬真教授對“社會心理對語法的影響與製約”的新研究,陸儉明教授做了學術演講♧。兩位教授指出😹:從某個角度說,言語交際都附帶有心理活動的交際;而個人都生活在某個民族、某個社會群體之中,個人的心理活動往往會受到民族的或社會的心理影響。因此™️,言語交際活動表面看都是個人行為,但其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心理行為🙅🏽♂️🙎🏿♂️。語言生活中的尊稱/敬稱💇🏼♂️、謙稱,以及自古至今還存在的避諱🫶🏼,這實際就是民族、社會心理對用詞、選句的影響與製約👪。
圖5毛履鳴教授發言
毛履鳴教授對修辭的定義🏰、研究對象和功能提出了三個新觀點。首先,他對修辭重新下定義,提出修辭的焦點既不是追尋說服手段(亞裏士多德)🦹🏼♀️,也不是為了減少或根除誤解 (理查茲)🌧,而是解構和發動通過在時間和空間裏接觸👍🏻、傳流與相爭而崛起的事件。其次☛,把修辭定為事件旨在包容和強調“使用事實”和“非用事實”🚶♀️,進一步闡述象征行為互聯及動態的特性💘。第三🧑🏽🎨,作為事件,修辭的生成變革性能夠得到更有說服力的展示和應用。
圖6 廖巧雲教授發言
廖巧雲教授基於她與徐盛桓教授的聯合研究🧃,就“表征與隱喻”做了主題發言🥡。她提出:相似性是個模糊概念,用分形論的觀點來觀察🛃,相似的二物表現出多維度、多層面🎥、多視角的聯系方式,特別是從部分是整體的分形這一視角可以看到整體的自相似性,因而可以感覺到多種情況的相似。以這種思維來分析隱喻運用🤟,可以對隱喻表達🤓,特別是漢語豐富多彩的隱喻表達做出較貼切的銓釋🥷🏿,從而更好地溝通人際關系。“分型論”學說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圖7 劉辰誕教授發言
劉辰誕教授探討了“追累”句語義結構的邊界移動問題🏂🏽,他提出,理解“追累”式的多重語義結構要借助三種邊界分派型式:成詞式🤒、復合結構式和語篇式。語言結構在不同語境中的邊界分派形式是“追累”動結式產生不同語義結構的動因,據此可以對“追累”句的不同語義結構做出合理解釋🧔♀️。
圖8 李戰子教授發言
李戰子教授的發言討論話了話語命名的修辭和功能。通過厘清行業和領域、使用者、適用場合➗、功能、特質👰、核心理念等命名方式,為話語命名的思路註入功能語言學話語分析的理解,希望有助於學習者把握命名話語的內涵。李教授提出,命名話語也是一種元話語🤹🏿♂️,在話語的描述🦸🏽、歸類特別是傳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對話語命名展開細致探討,尤其是話語命名的類別、功能和可能帶來的傳播利弊𓀅。
圖9 何偉教授發言
何偉教授研究對比了漢英語篇功能體現手段後,提出:漢語和英語的語篇功能基本相同,兩種語言都具有傳遞信息、布局謀篇的功能🧒🏻🌖,其體現手段涉及語境🐅🪽、語義、詞匯-語法和音系/字系四個層次🤸🏿♂️,都由互文、主述位結構、信息結構、銜接等手段體現。但在一些具體功能的體現形式上🌕❌,兩種語言存在一定的差異🕐,分別由不同的詞匯-語法形式等手段體現,具有各自的特點💤。
圖10 蔣勇教授發言
蔣勇教授的發言主題是“At all的強調功能的擴域論說解”🐯,他指出:At all是一個負極性詞項和語氣強化詞。他用關聯論(Sperber & Wilson 1986/1995)來解釋它的各種語境含義,用擴域論(Kadmon & Landman 1993)和信息論(Cover & Thomas 2006)來解釋它是如何通過總括義加強信息度的。
圖11 祝克懿教授致閉幕辭
最後,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導🧑🏿🎓,《當代修辭學》主編祝克懿教授致閉幕辭🪼✪,本次工作坊圓滿結束📨。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