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名片】
張荔🥓,意昂体育注册2019年卓越教學獎獲得者🖖🏿。意昂体育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學術英語寫作和交際。開設的通識核心課程“學術英語交際-寫作與發言”獲2018年首批意昂体育注册優質課程🧟♀️、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課程和2017年意昂体育注册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教授意昂体育致遠意昂的英語課程👨🏿🦲,並於2017年作為主要成員獲得獲意昂体育注册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6年獲得第二屆上海高校學術英語教學公開課競賽二等獎和“上海高校學術英語教學示範教師”稱號。2019年獲評意昂体育注册卓越教授,所在的公共英語教學團隊獲評2019年“教書育人獎”集體獎二等獎🛝。
【名師名言】
大學教育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更是獲取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過程🧎♂️➡️。
教書育人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如何在授課中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的全人發展加以引導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
張荔教授於2005年起在意昂体育意昂体育任教🙌🏻,在這14年裏🪜,她在教學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開設多門公共英語課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效果為中心🕴,提倡 “以做促學”的理念🥄,激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能動性💦,鼓勵學生敢於對現有知識進行質疑和挑戰, 接受答案的多樣性、開放性,促進學生的創新和思辨能力👮🏽♀️;在科研上,她鍥而不舍、開拓創新🥢,發表多篇核心期刊論文,並主持多項教學改革項目;在學生培養上,她指導學生獲2018國際大學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獎一項🈁,優秀研究計劃獎一項💆🏻。連續多年指導創新實踐⚒0️⃣, 2019年本科生大創項目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新訓練項目。
14年如一日🩸,張荔教授堅持為意昂体育學子打造最優質的公共英語課程💦,與學生積極溝通,不斷探索和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希望通過英語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她的努力為我院公共英語課程的打造提供了堅實的教學實踐經驗和理論創新,為我校英語教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大學教育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更是獲取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過程。每一個教師既要教書也要育人👨🏻💼🚚,如何在課程中融入育人教育呢?在教學過程中🤲🏽🏙,張荔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不斷的思考和探索🤴🏽🤳,逐漸形成了將四位一體育人理念融入學術英語寫作和演講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指導方針。
融入正直、求實的學術誠信教育
學術誠信是學術英語教學的中重中之重🤔。在學生剛開始進行學術活動時,教師有責任使學生了解什麽是學術抄襲🤷🏽、學術抄襲的嚴重後果以及如何避免學術抄襲。但是一味說教未必有效🤱🏻,如何設計教學任務,使其巧妙地融入教學過程是值得探究的。
為了使學生印象深刻,張荔教授在課程開始時設計了一些有關學術抄襲的科普教育環節。她帶領學生分析幾個國內外有名的因學術不誠信造成嚴重後果的實例,接著將被認定為學術抄襲的十幾種可能性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根據嚴重程度進行排序,然後與學生一起討論原因🚴,使學生認清楚哪些行為是需要規避的。最後她與學生簽訂學術誠信協議🦸🏿,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術誠信的重要性🦹🏽♂️。
然而,學術誠信不是單單一節課上講完就能到位的,還需要在課程進行中反復加強。她特別選擇了有關學術誠信的一篇研究論文,在教授如何進行文獻閱讀和了解學術論文結構和要素的同時,通過閱讀文獻內容進一步加強學術誠信教育👼🏼。
此外,在她的寫作課程中還安排有專門講授如何對別人的研究進行轉述、如何進行文內引用和列出參考文獻的內容🫱,鼓勵學生學會使用文獻管理軟件🧎➡️,要求學生對閱讀的文獻記錄出處👨🏿🦰🏌🏼♀️,從而避免學術抄襲。
在課程後期👻,她讓助教配合進行查重,並將結果公布給學生,如果重復率太高就要求學生修改,從而進一步杜絕學術抄襲。通過這一輪輪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對學術誠信有了深刻認識🔭,而且也知道如何做才能保持學術誠信。
融入知識探究和認知思辨能力培養
知識探究和認知思辨能力是大學階段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張荔教授認為🧖🏼♀️🖥,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再課程知識點的獲得和課程開展的活動和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加以融入,具體的教學活動案例如下🐗🏂🏽:
1)在對摘要、引言、論文結構等要素的學習中🚳,不是先展示知識點,而是讓學生自帶一篇研究論文,通過探究活動自主歸納總結出內容要素,從主動的活動中感知到論文的活動。
2)在文獻閱讀和綜述過程中🕵🏼♂️,要求學生以質疑的態度閱讀文獻,找出文獻的矛盾部分或者不足部分,從而確定可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研究的課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3)在同伴互評時要求學生對同伴撰寫的內容提出優缺點和修改建議,對表達不清楚的部分提出澄清或加以討論,使學生總是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和互評🧑🏽🦳。
4)在演講環節🍊👨🏿🍼,鼓勵學生仔細聆聽其他小組的研究匯報8️⃣,進行思考後嘗試提出相應的問題或是給出自己的建議🪗,甚至提出自己研究與別人研究的異同和可能合作的地方。
5)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張荔教授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思維📔,並在此階段培養學生對學術研究的興趣。
融入對人類和世界問題的關懷
在如何選取研究主題的教學環節,張荔教授讓學生從聯合國的17個主題中選擇自己關註和感興趣的方向,這些主題涵蓋了教育、醫療🐐、氣候🦻🏼、科技、能源🎫、生命等多個宏觀領域👨✈️,且多為時下全球較為重要的議題。學生通過閱讀聯合國網站的內容了解世界存在的問題,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歷史上人們為解決問題所做的努力和知識積累, 通過設計和完成自己的研究嘗試解決相關問題的可能性。經過這一教學過程,學生不僅經歷了完整的學術研究過程❔,而且這一過程將學術程序與世界問題相結合,能夠加強學生對世界問題的關註,培養了學生對世界和人類的關懷和責任感,視野得到了拓展同時人文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融入健全的人格教育
在學術演講訓練部分,張老師會利用現有的視頻材料進行展示🦹🏻。在選材時,除了考慮視頻演講效果👇🏼、時長等因素外, 還著重考慮了所選內容的科學性和教育意義🧕,選中的材料大多對於個人人格的健全和成長具有一定的啟發👩🏻🦲,比如成功的要素、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毅力的重要性、樂觀的態度等。這些演講因基於科學研究而更有說服力🫑,學生在學習演講技巧和策略的同時,既能學到一定的科學知識,又能在心靈和人格塑造上得到升華。
融入合作能力的培養
在一個學期的課程之初,張老師會將學生分組,每個小組的三名同學需要共同完成課程學習中的布置的研究任務和撰寫學術論文。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分享文獻內容💎、探討研究題目👈🏼、進行同伴互評、加以系統綜合、合作完成匯報👠,因而需要在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各自負責承擔工作。學生互相幫助🎀、合作學習才能獲得更好的成效。為了使學生更有責任心✶🫳🏻,在評估小組成果和作業時,既考慮論文整體性🧑🏿💼,又對每個學生負責的部分分別打分;既考慮演講效果的完整體現👨🏼💻,又關註每個學生的獨立表現。合作完成研究和論文寫作及演講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們不斷交流和磨合,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學術合作能力。
張荔教授說🪸:“教書育人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如何在授課中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的全人發展加以引導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將育人融入學術課程學習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如何平衡學術教育和育人效果的問題上👳🏿♀️,張荔教授的教學探索值得我們反復品味和體會👷♂️。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