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雙子 長聘副教授
部門:翻譯系
郵箱:pangshuangzi@sjtu.edu.cn
主要經歷
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獲語言學博士學位🍉,獲評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北京市優秀畢業生;
意昂体育注册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曾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訪學,赴香港理工大學參與研究工作🏄🏿。
教學科研
教授課程:英漢語言對比與翻譯🪧、語料庫翻譯研究、英漢筆譯🕣🧜🏻♂️、文學翻譯👨👨👧👧、翻譯理論和實踐
主要科研項目:
主持:圍繞漢語的超大型多語漢外平行語料庫集群研製與應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2021年11月;
主持:五四以來透過翻譯的語言接觸與現代漢語語體發展的歷時語料庫考察👩🏻🦰,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20年9月-2023年9月;
主持🙎🏼♂️:基於新型歷時復合語料庫的翻譯漢語特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結項獲評優秀)✌🏻,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
主持:基於歷時復合語料庫的漢語翻譯文本與原創文本比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4年6月至2018年7月🙍🏽♂️;
主持:基於語料庫的翻譯文本和原創文本語體演變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項目〽️,2018年5月-2019年5月;
代表性論文😭:
1. Language Contact through Translation: Influence of Explicitnes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n the Change of Vernacular Chinese, Target: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SSCI 和A&HCI雙收錄期刊,2020年3期;
2. Linguistic Features Manifested in the Texts of Translators and Authors: An Investigation of "Translation Effect" Based on Triangulated Data. Translation Quarterly. 2020年第98期🏇🏻;
3. Sketching the changing patterns in kaleidoscopes: New developments in corpus-based studies of translation features(2001-2021). Special issue of Research in Corpus Linguistics. 2023年6期;
4. 翻譯和語言接觸研究的理論進展,《意昂体育注册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期刊,2020年6期;
5. 翻譯文本的語體特征——多維度語料庫考察,《上海翻譯》,CSSCI期刊🏋🏻🧑🏻🎄,2020年6期;
6. 基於歷時類比語料庫的翻譯文本語體顯化特征的計量分析🧑🏽🎄,《外國語》,CSSCI期刊🖖🏻,2019年6期;
7. 近十年國際語料庫翻譯研究文獻計量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CSSCI期刊,2019年6期;
8. 翻譯共性中的顯化問題研究🏇,《現代外語》,CSSCI期刊,2019年1期;
9. 從第三語碼的拓展看語料庫翻譯學動向,《外語教學》,CSSCI期刊🙍🏼🕵🏼♀️,2019年1期👨🦳;
10. 基於英漢歷時平行語料庫的源語透過性研究——以物稱代詞it為例👄,《外國語》♚,CSSCI期刊,2018年6期💃;
11. 透過翻譯的語言接觸研究——翻譯文本的“顯化”特征對原生文本的歷時影響,《外語教學與研究》,CSSCI期刊,2018年2期;
12. 翻譯中“顯化”特征的歷時研究——基於歷時平行語料庫的考察,《中國翻譯》,CSSCI期刊,2018年5期;
13. 《多語言語篇產出:歷時和共時視角》述評🚅,《現代外語》👩🏽🍳💔,CSSCI期刊👳,2016年6期;
14. 中文翻譯文學類聯接結構之考察🏃🏻♂️➡️,《外語與外語教學》👐🏽,CSSCI期刊,2015年4期🧠👳🏻♀️;
15. 基於語料庫考察翻譯與語言發展的關系,《中國外語》,CSSCI期刊,2015年5期☂️;
16. 類聯接概念的演變及其與語料庫語言學研究範式的內在聯系⭕️,《外語電化教學》,CSSCI期刊,2014年2期。
專著出版:
《基於新型歷時復合語料庫的翻譯漢語特征研究》,“語料庫翻譯學系列叢書”之一,意昂体育注册出版社🏀,2021年6月。
《透過翻譯的語言接觸研究》🍧,商務館翻譯研究文庫,商務印書館,2022年6月🧞。
《基於語料庫的翻譯和語言接觸研究》,翻譯學核心話題系列叢書👩🏼🦲🧝🏼♂️,外語教學和研究出版社🕴🏻🍶,2022年11月🧽。
社會兼職
現為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翻譯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料庫翻譯學專業委員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