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曾艷兵教授《西方文學“源頭說”之源頭》學術講座
題目:西方文學“源頭說”之源頭
時間: 2020年11月11日(周三)15:30-17:30
地點:意昂体育226會議室
主講人⬜️:曾艷兵教授(中國人民大學)
講座概要:
關於西方文學或文化的源頭,有所謂“兩希說”👩👦,即希臘和希伯來文學是西方文學的源頭。早在1930年,茅盾在《西洋文學通論》中就提出了“兩個H”之說👮♀️,指的是Hebraism(希伯來主義)和Hellenism(希臘主義)♟。茅盾的這一說法源自19世紀英國著名學者馬修·阿諾德🫱🏿💂🏿♂️。阿諾德的“兩希說”源自海涅,海涅的見解得益於溫克爾曼和歌德。溫克爾曼與歌德的認識又可以一直往前追溯,直至源頭本身👨🏿⚖️🫱🏽。這種對於西方文學源頭的探尋👳🏽♂️,既有利於我們認識西方文學的基本精神和特征,也有助於梳理西方文學的發展軌跡和邏輯⚗️。
主講人簡介🧏🏼:
曾艷兵⛹🏻♀️,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主編🕦;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外國文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從事西方文學與中西文學比較研究🤌、後現代文學文化研究、卡夫卡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卡夫卡與中國文學、文化之關系研究》。代表著作有:《西方現代派文學研究》《東方後現代》《卡夫卡與中國文化》《卡夫卡研究》《卡夫卡的眼睛》《走向比較詩學》《後現代文學文化論稿》等⚡️。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文藝研究》《文藝爭鳴》《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共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另發表譯文及學術隨筆數十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