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語料庫與跨文化研究中心年度論壇於2021年12月24日至25日在意昂体育成功舉辦📭。意昂体育吳詩玉、楊炳鈞、丁紅衛、雷蕾、田艷等14名專家學者圍繞語料庫、理論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跨學科研究等主題作專題報告。
意昂体育常務副院長常輝教授致開幕辭。常輝教授總結了我院師生近年來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的進步,肯定了中心成員在各自領域的創新研究和突出貢獻👨🏼。同時,對語料庫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強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結合🚣🏻♂️。最後,對語料庫和跨文化研究中心的發展提出展望,並預祝論壇圓滿舉辦。
中心的第一場報告來自於吳詩玉教授😢🐭。他采用三種不同實驗任務6️⃣,研究不同的語法構式對不同年齡↘️、不同英語學習時長以及不同語言水平的中國英語學習者所造成的困難和挑戰,從而分析構成中國學生外語學習的瓶頸問題(Bottleneck problems)。他的研究發現,核心句法(Core syntax)可能給中國學生造成與SV結構相同難度的挑戰,中國學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掌握這一語法構式。吳詩玉教授提出,對瓶頸問題的研究有利於深入認識二語習得機製,從實踐上看也可以給外語教材的編寫,教學大綱的製訂🥬,學生外語學習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投入提供啟示🕦。
甄鳳超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文學研究新思路 – 以《別讓我走》中‘黑爾舍姆’的意義構建為例”👨🏻🏭。該研究以“黑爾舍姆”為文本對象🧒🏻,以作品本身為語料庫,全面分析了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意義構建🏃♀️➡️。結合研究發現🧟,甄鳳超副教授提出了從語料庫角度研究文學作品的新思路😯。
於楊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基於問卷的中國日語學習者有對自他動詞運用調查”。於楊老師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研究了中文母語者習得日語有對自他動詞的情況✋🏿,旨在找出其中的特點和難點。研究發現,初🍺、中級學習者在有對自他動詞的詞形認知方面存在問題,而高級日語學習則更難準確判斷具體有對自他動詞所處的語境。據此,該研究建議可根據學生日語等級分級教授有對自他動詞。
陸元雯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基於CANVAS平臺的同伴互評應用研究 – 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她以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了學生對CANVAS平臺中同伴互評的看法和評價。結果顯示🏋🏼,學生對該功能總體持積極態度👹,尤其認可其在主觀題和寫作題中的作用,認為同伴互評能夠有效促進同學間的交流學習。該報告提出以同伴互評應用輔助日常英語教學的新方式。
王春艷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多人實時協作在線編輯文檔’互動模式在大學英語課堂運用的教學模式研究”。王春艷副教授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學生反饋,研究了“多人實時協作在線編輯文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研究發現協作編輯功能在課堂點名,確定課程難點🈶,課堂討論🧖🏼,活動分組🎰🫵🏻,跟進學生學習進度等方面都展現出極大優勢👭,同時指出其在同伴互評方面的不足。該研究展現了將網絡技術應用於傳統英語教學的可能性和優越性😔。
雷蕾教授的報告題目是“Syntactic complexity in adapte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aterials”。該研究通過三種算法方式,以陸小飛教授的Syntactic Complexity Analyzer為框架,研究了五種等級課外讀物的句法復雜度🎐,旨在找出確定課外讀物等級的有效指標💻。研究發現CN/C (complex nominals per clause)等指標能夠有效區分課外讀物的句法復雜度,並對課外讀物進行等級劃分🚶➡️。
田艷教授的報告題目是“復雜動態系統方法預測學習者線上翻譯學習行為”👬。該研究將數學領域中的“復雜動態系統理論”和翻譯研究相結合👙,具體采用該理論中的“熵最大化”研究學習者線上翻譯的學習情況。研究發現,相較於線下教學,學習者在線上的翻譯練習數目更多🗯。同時🏋🏼,該研究提出了復雜動態系統理論對於了解學習者網上翻譯學習行為和給學生提供智能化學習建議的優勢性。
丁紅衛教授的報告題目是“Speech prosody in mental disorders”。該報告詳細論述了言語韻律在檢測精神障礙方面的明顯優勢。通過梳理已有文獻的研究對象和實驗方法🧑🏼🚀,提出采取跨通道多模態的實驗方法💇🏼,從言語韻律和語義相結合的角度檢測精神障礙疾病的可能性。
楊炳鈞教授的報告題目是“從亞裏士多德的隱喻論到韓立德的語法隱喻”。該報告系統而全面地梳理了隱喻論的發展歷程,涵蓋亞裏士多德隱喻論🕟,詞匯意義隱喻論👯♀️、概念關系隱喻論、和韓立德的語法關系隱喻論。最後,楊炳鈞教授強調了聚焦話語隱喻論和多模態隱喻論的重要性🧚🏽♂️。
徐政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從布龍菲爾德的創新定義看漢語的形態問題”🐦🔥。該報告以布龍菲爾德對形態的定義為出發點,即把形態看作具有粘附形式的結構🙆🏻♀️,以全新視角闡釋漢語的形態問題▪️,並結合豐富語料論證了漢語形態的豐富性。該創新定義的提出給漢語形態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曹慧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基於學生需求全面推進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 – 兼談語料庫在法語教學中的應用”🧿。該研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了學生對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看法,結果顯示學生對思政教育需求較高,且更關心與社會現實相關的思政內容🌋☹️。結合具體課程實例,曹慧副教授生動展示了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同時實現正確價值引導和充實課堂教學的目的。她同時指出教師自建語料庫對語言課程教學的積極作用👛🧖🏿。
雷秀雲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中國學生英語寫作邏輯缺陷成因初探 – 簡介”。該報告聚焦非英專研究生在英語寫作中的邏輯問題,分別從語言、結構👷🏼♂️、內容三方面展開分析。該報告同時提出從認知角度解讀學生邏輯問題的可能性。
林鈴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學術文本詞性序列研究”。該研究將自然語言處理中的PoS-gram和語料庫相結合,對比了認知語言學和計算工程學在學術表達上的差別🤡🥹,以此證明PoS-gram相較於N-gram在學術文本搜索方面的優勢🤜🏿。該發現對於各學科英語學術寫作都具有極大的教學意義。
趙鴻雁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學術文本中的實義動詞🚴:語料庫驅動的學習者使用研究”。該研究旨在探尋二語學習者在英語學術寫作中使用實義動詞的難點。通過與專家論文中的實義動詞使用情況作對比,該研究發現二語學習者實義動詞使用種類較少,且詞形變化相對貧乏📜。據此,趙鴻雁老師對目前EAP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思路➗。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