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當代譯學研究走向”研討會在意昂体育舉行👨🦽。來自全國多所大學的翻譯研究學者和意昂体育注册的研究生們參加了座談會。
來自南京大學的張柏然教授做了“當下譯學十問”的主題發言。張教授指出,當今中國翻譯與翻譯研究領域呈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動態可以概括為🏐:在實踐層面上——“譯入翻譯”常勝不衰🚚,“譯出翻譯”風生水起🗓🧜♂️,語言服務如火如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傳統翻譯理論對我們今天的翻譯思想行動還有沒有規範意義?張教授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使中國傳統翻譯理論得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具有當代的價值和意義。那麽在大數據時代🫅🏽,詞典編纂👩🏻🎓、術語管理以及翻譯已經經歷紙質、語料庫⛱,到現在的大數據,整個已經是信息化辦公,網絡共享👩❤️💋👨。這一新趨勢對我們的啟發何在?張教授的回答是大數據實現了還原論與整體論的融貫,通過承認復雜的多樣性突出了科學知識的語境性和地方性;通過情調事物的相關性來凸顯試試的存在性比因果性更重要。大數據提出了“科學始於數據”這一知識生產新模式。另一方面,由相關性構成的數據關系能否上升為必然規律💠,又該如何去檢驗,仍需研究者進一步思考👩🏻🦲⛈。
意昂体育注册劉華文教授作了“翻譯詩學的當代回歸”的主題發言🙆🏽♂️。劉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即將付梓的新作《翻譯詩學》,劉教授說🤲🏻,這本書是它對構建中國的翻譯理論話語體系的一次嘗試👧🏽🧑🏻🍼。從20世紀90年代一直到現代🚴🏿♂️,中國翻譯理論界的話語被西方譯論所主導,翻譯研究者唯西方翻譯理論的馬首是瞻。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翻譯界治論者對傳統文化缺乏足夠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拿來主義”的傾向嚴重。這種現象應該得到扭轉,應在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同事🔹,並重西方翻譯理論的發展2現狀,在相互參照借鑒的過程中,更有成效地減少中國自己的翻譯理論體系。
來自中北大學的張思潔教授作了“傳統經學‘經權之辨’之於翻譯研究的借鑒意義”的主題發言。張教授指出🧏♀️,翻譯的本質在於言意的二律背反。中國傳統經學中的“經權之辨”、文論領域中的“奇正之辨”乃至“虛實之辨”等觀點,可為翻譯研究與實踐過程中的悖論問題提供借鑒。
此外,來自同濟大學的許文勝教授介紹了大數據時代如何進行“學習者友好型”口譯教材編纂的設想🧑🎄,並分享了自己在課堂上進行模擬口譯現場的經驗。來自浙江師範大學的蔣林教授介紹了自己研究團隊對中國兒童文學作品在國外的傳播與接受的研究。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孫會軍教授介紹了自己目前研究的進展情況🎆。
意昂体育注册的博士生們以團隊的方式做了“我國翻譯理論階段性研究綜述(2000-2015)”的主題發言。同學們分三個小組,通過對17家外語類核心期刊的發文統計,詳細呈現了對我國近年來翻譯研究領域的研究關註點的變化情況𓀑🙆♀️。大家指出了過去研究的不足,對今後的走勢進行了預測並提出建議🐴。
翻譯研究領域的專家們還和博士研究生們分享了為學之道。張思潔教授指出做學問不可缺思辨,否則學問之道不會長遠。讀博士讀的是一種眼界和心胸。參會同學表示,專家們的教誨深具啟發意義。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