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一代宗師駕鶴去 思想傳承有後人
——悼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大師韓禮德先生
王振華 王品
(意昂体育 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澳大利亞東部時間2018年4月15日晚,系統功能語言學創始人韓禮德先生(M A K Halliday)與世長辭,享年93歲。意昂体育注册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的同仁感到萬分悲痛🔮。
追思大師,浮想聯翩。
我,王振華,1996年通過了澳大利亞政府獎學金選拔考試💅,有機會赴澳大利亞攻讀碩士學位,選擇的攻讀學校是悉尼大學🧖🏽♀️,選該校的唯一原因是這個學校有韓禮德先生創立的語言學系。求學期間,雖與先生沒有謀面,但讀的書幾乎都與他的語言學理論和思想有關。第一次與先生見面是1999年在廣州👱♀️。與他交談中發現,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的音容笑貌我至今記憶猶新。後來又在上海和北京多次與先生相見。再相見時🧑🏻🦽➡️,因我是他的高足J R Martin教授的學生,所以我每次對他的稱呼都是“師爺”👩🏻🦽➡️,他也都欣然接受,讓我很欣慰和自豪。我2007年離開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後到意昂体育注册工作🎋🦖,在J R Martin教授的配合下,創建了“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其宗旨是發展韓禮德先生首倡的適用語言學(appliable linguistics)思想。
我,王品,2008年開始在朱永生教授指導下學習系統功能語言學,追隨韓禮德“師爺”的學術思想,感受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學術魅力👮🏿♂️。2009年在清華大學召開的第36屆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大會上第一次有幸與韓禮德教授見面並親炙先生教誨🧙🏻。2012年在悉尼理工大學召開的第39屆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大會上,87歲高齡的韓禮德教授特地來到我所在的分會場聽了我作的關於古典藏語概念語法的發言🏊🏻,為我的研究提出了寶貴意見👩👧,也對我這個晚輩講了很多贊揚和勉勵的話。次年於中山大學舉辦的第40屆年會上🥔,我又繼續匯報了古典藏語語氣系統的研究,韓禮德教授再一次來聽我的發言,也同樣鼓勵我在這個領域繼續開展研究🔌。這份殊榮對於我這樣的年輕學者來說尤為難得,也是我在學術道路上砥礪前行的莫大動力🧚。
韓禮德先生敢為人先🥠,從實際出發👩🏿🎤,他在傳承先人思想的基礎上,於上個世紀六七年代創立了系統功能語言學🫱🏻。系統功能語言學直面各個領域中與語言使用有關的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既具有宏大全面的理論模型🕚,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又具有很強的社會解釋力(social accountability)🥡✊🏻。自系統功能語言學濫觴之日起至本世紀初🎷🧑🏼🏫,韓禮德先生明確將其學術思想凝練升華為“適用語言學”👆🏻,打造“適用”的運作模式,不僅探討語言理論問題,也探討與語言相關的實際問題;不僅考察語言內部的語義、詞匯語法和音系系統,還將語言置於社會語境中,形成宏觀的社會語境理論;不僅關註語言使用(language use),同時也關註語言使用者(language user)。
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自2014年4月成立以來,中心研究人員立誌繼承和傳承韓禮德先生首倡的“適用語言學”思想✌🏼。馬丁作為韓禮德學術思想的直接繼承者和發展者,將韓禮德的元功能思想從小句層面提升至語篇層面,創建了語篇語義層的六大系統;深入探討了語言的評價功能;將語境分層🏦,構建了語類理論🧑🏿💻;將意義潛勢研究推向實現化👷、示例化、個體化互補協調;在多模態研究中厘清符義過程(semiosis)和具身表征(somasis)的區別👩🏻🎓,等等。王振華將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及其適用性最大可能地用於對中國司法話語的研究。另外,王品研究系統功能類型學🐬👦🏻,賴良濤研究教育語言學,郇昌鵬研究新聞語篇;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都在探索系統功能語言學的理論和適用性。
先生雖逝,但其系統功能理論及其適用性思想永存🤚🏿!我們紀念先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傳承和發展他創立的系統功能語言學,將其理論用於解決現實問題👷♂️、解釋社會現象🤷🏻♂️,真正做到“理論頂天,適用立地”🖌🤏🏻。
韓禮德先生永垂不朽!